位于根子镇的广东省荔枝种质资源圃。李达 摄
位于镇江镇的野生稻保护区。受访者供图
12月17日,记者从茂名市农业农村局获悉,茂名有3个农作物种质资源库入选第一批广东省省级农作物种质资源库(圃、区)名单,其中位于高州市的广东省荔枝种质资源圃和广东省野生稻原生境保护区榜上有名。高州作为全省农业第一县的种质资源力量再次获得关注。
据悉,此前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组织专家到茂名进行现场核查评审,评审为全省首次,共有25个农作物种质资源库(圃、区)入选第一批广东省省级农作物种质资源库(圃、区)名单,茂名入围数量全省第二。
展开剩余70%此次入选的广东省荔枝种质资源圃位于高州市根子镇,是高州荔枝的核心区域。资源圃分为荔枝种质资源保存试验区和科技创新与展示区。目前,共收集国内7个省和国外11个国家及地区的荔枝种质资源700多份、3500多株。
国家荔枝龙眼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陈厚彬说,资源圃对打赢种业翻身仗,强化广东荔枝产业和研发的中心地位,推动我国乃至世界荔枝产业高质量发展有着积极作用。
高州种植荔枝历史悠久,迄今已有2000多年,域内有根子柏桥贡园、泗水滩底贡园、分界南山贡园等古荔枝树林。高州是全国最大荔枝产业基地,荔枝种植面积59万亩,年产量超20万吨,拥有白糖罂、妃子笑、黑叶、桂味等30多个品种。世界上每十颗荔枝,就有一颗来自高州。
资源圃代表着高州荔枝种质资源的“全”和“新”,根子千年贡园则述说着高州荔枝种质资源的“老”和“古”。根子柏桥贡园是目前全国面积最大、历史最悠久、保存最完好、老荔枝树最多、品种最齐全的古荔园,是著名的白糖罂优质荔枝品种的发源地,被誉为“活的荔枝博物馆”,这个称号足以说明高州荔枝种质资源的优势与地位。
广东省野生稻原生境保护区位于高州市镇江镇,占地面积约239亩。主要分布在镇江镇大岭村、朋山村、那射村和福石村的五条小河边和浅河床上,是全国普通野生稻面积最大、保护最好、种性最原始的一个区域。
高州市野生稻的发现源于一次偶然的机会。1997年11月,中国科学院谢中稳、钱韦两位博士,带着国家“九五”星火计划——利用野生稻基因育种的课题,到高州市镇江镇普查时发现连片生长的野生稻,国务院、时任广东省领导作了“要把此野生稻当国宝加以保护”等批示,于2002年建成高州市野生稻原生境保护区。目前,野生稻保护区内设有监测室、缓冲区和保护区,每个保护点都设置了标识牌,确保野生稻种质资源持续安全保存利用。
野生稻有“植物大熊猫”“水稻的祖先”之美誉。据悉,高州市镇江镇野生稻属于普通野生稻种,是我国已发现的三种野生稻中分布最广、面积最大的野生稻,已有近千年的历史。高州野生稻类型丰富,生命力极强,具有重大的研究和开发价值,是水稻新品种选育的天然宝库。
种质资源被称为农业“芯片”,是长期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过程中形成的,它们携带着各种各样的基因,是农业生产和遗传改良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广东各地种植的水稻品种中,就有不少具有来自镇江野生稻的基因,对育种和粮食安全具有重大意义。
高州是广东农业第一大县,农业总产值连续多年位于全省各县首位。走进高凉大地,野生稻、荔枝、龙眼、香蕉、小耳花猪、罗非鱼苗、麒麟鸡……丰富的农业种质资源就是高州农业最丰厚的家底。
“这是广东省农业农村厅首次开展省级农作物种质资源库(圃、区)确定工作,高州就有两个不同种类的农作物种质资源库(圃、区)顺利入选,显示出高州农业种业的巨大潜力。”高州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积极开展农作物种质资源的保护与利用工作,探索选育一批新品种,充分挖掘茂名农作物种质资源潜力,为维护国家种业安全贡献高州力量。
邱茜
发布于:广东省